新闻动态

经济学院顺利召开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会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29日作者:刘春兰编辑:杨柯浏览量:

为落实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部署,构建践行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8月29日上午,经济学院通过腾讯会议召开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评审会。本次会议邀请了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学术带头人刘成杰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学团队首席教授李政军,重庆市进出口商会执行会长钱兆刚,三位专家对经济学院2023级五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评审,我校校长吴华安教授、经济学院院长李红平,经济学院院长助理刘春兰,以及经济系、经济统计系、经济与贸易系的五个专业负责人和部分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刘春兰主持。

会上,刘春兰首先对评审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和热烈欢迎,并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学校、经济学院办学愿景、人才培养目标,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修订情况、本次会议的流程作了大致介绍,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多视野、多角度地对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给予指导。

经济学专业苟靠敏、经济统计学专业马雨、数字经济专业张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胡文静、贸易经济专业卢芳冰分别围绕调研报告、人培目标、课程体系、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等方面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汇报。    

  在认真听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汇报后,三位专家一致认为五个专业基础调研扎实、培养方向选择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方案文本规范,但也存在有待优化的地方。刘成杰教授指出经济学专业表述要围绕教学处人才培养修订的指导意见展开,在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上,应按照“知识、能力、素养”进行表述,且加大具体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区分度;在课程体系模块,建议将《计量经济学》放入必修课程。钱兆刚会长建议考虑国际经贸的大背景,如双循环模式,内外贸一体化趋势化,在教学中增加相应内容。李政军教授建议:要立足于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定位,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国家质量标准,对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作准确描述;专业教育平台课,建议根据国家标准使用课程名称。专业课程内部逻辑关系需要有效梳理。  

针对经济统计学、数字经济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三位专家均提出需要对课程内部逻辑联系进行优化;专业实践课程建议增加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专题讨论。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刘成杰教授建议凝练主要的贸易模式和梳理核定的课程;钱兆刚会长建议在贸易模式方面选择一般贸易模式,课程设置中需要增加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课程;李政军教授指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专业,专业基础课建议参考国家质量标准。针对贸易经济专业,刘成杰教授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精确定位难度较大,建议增加对主流商业模式理论、实践类的课程设置;钱兆刚会长指出在内外贸易融合发展的趋势,建议增加外贸方面的课程。

最后,李红平院长总结发言,他首先对三位专家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各位老师对本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所做的大量工作,希望各专业根据专家们建议进行积极修改,并提到数字化的方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希望各专业根据学院定位增加数字化相关课程,教师个人需要向数字化方面进行转型。

本次评审会对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各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内部之间联系做了更清晰梳理,为学校能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上一条: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崔中山列席经济学院教工党支部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下一条: 我院市级经济学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举办2023年暑期《宏观经济学》集体备课会

关闭

重庆财经学院-经济学院

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街道尚文大道906号

电话:023-88968670 传真:023-88968669

  • 书记信箱:jjxysj@cqrz.edu.cn

  • 院长信箱:jjxyyz@cqrz.edu.cn